联系我们
  • 地址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路28号

  • 邮编

    226012

  • 电话

    0513-89111811

  • 微信公众号:jsyjnks

科研动态|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团队在蚕豆鲜荚保鲜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近日,我所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团队在国际食品科技权威期刊《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线发表“Dynam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fresh broad bean pods and screening of biological preservatives”研究论文,该期刊属于农林科学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IF)为6.056。学科带头人宋居易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陈惠副研究员、张欣硕士和刘畅硕士为论文共同作者,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论文完成单位。

鲜食蚕豆多以新鲜豆荚销售,在鲜荚保鲜研究方面大多关注于贮藏温度和自身酶对蚕豆鲜荚采后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团队首次采用依赖培养的16S rDNA和ITS测序结合非培养的高通量测序,分析蚕豆鲜荚在低温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包括细菌和真菌)菌相变化。揭示了细菌和真菌群落丰富度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采摘贮藏的10 d内,主要腐败菌为假单胞菌和成团泛菌;第10-30天,拟杆菌门的比例增加,主要腐败菌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引起蚕豆鲜荚进一步变质的真菌来源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代谢热图分析:细菌代谢途径在采摘贮藏的10天内较活跃,真菌代谢途径在第20-30天较活跃。成团泛菌、假单胞菌和鞘氨醇单胞菌是第5天和第10天的优势菌属,与几乎所有细菌代谢途径均呈正相关。真菌属维希尼克氏酵母、假裸囊子菌属和帚枝霉属在10到30天的占比均远高于0-10天的占比,尤其是20-30天。3个属与几乎所有的真菌代谢途径均呈正相关。此外,还对蚕豆鲜荚进行了靶向高效生物防腐剂的筛选,为蚕豆鲜荚生物保鲜技术的研发提供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CX(21)3113】和南通市科技局项目【MS12020057】资助。

图片1.png

(图文:宋居易;责任编辑:王学军;审核人:刘建)